“落葉歸根,入土為安”是傳統殯葬文化的精髓。尊重自然、保護環境是傳統文化的目標。綠色象征著希望和生命,進入“青山綠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快速發展的時代,殯葬業的發展和環境保護不應該是矛盾的兩個方面。因此,全國自然生態葬的實施將徹底改變死者與生者掙地的嚴重現實問題。
大自然是人類的搖籃,也是生命的目的地。生、老、病、死就像花開花落,從自然到自然,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律。植被枯萎不是死亡,花瓣枯萎不是死亡,而是以不同的形式永遠綻放生命。
尊重自然、保護環境逐漸成為現代人的自覺追求。在歐洲、美國、日本、臺灣和香港的特別行政區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歸自然的生態葬禮。因此,自然生態葬禮作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葬禮方式,是人們進入土壤和落葉的選擇。
自然生態葬是指利用可降解容器或骨灰直接埋在土壤中的葬禮方式,以生態景觀的形式植樹、種花、種草,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環境。自然生態葬區充滿活力,鳥語花香,就像一個安靜的生命天堂,讓死者睡在這里,聆聽生命的花朵。
可以說,自然生態葬禮是入士為安、回歸自然的選擇。它不僅實現了死者落葉歸根、入土為安的愿望,也為后人留下了青山綠水、鳥語花香。
自然生態葬禮莊嚴而莊嚴。告別儀式由專業禮儀人員主持,現場獻花安慰死者。將死者骨灰放入可降解容器中,由專業儀仗隊護送至埋葬區。在親友的注意下,將骨灰容器放在穴位上,后用花瓣土撫平場地,恢復生態景觀。
自然生態葬禮不僅美化了環境,減少了污染,而且還融入了大量的現代技術和人文紀念元素。借助二維碼墓碑,家庭成員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在移動終端生成互聯網文化紀念平臺。
家庭成員可以通過互聯網紀念平臺,以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、任何方式回憶逝去的親友。通過在線紀念和技術紀念,綠色葬禮與技術葬禮完美結合,真正實現生命的永恒綻放。